航拍,在香港曾掀起熱潮,DJI、Parrot 等主流產品備受追捧,山寨機多如雨後春筍,早前 DJI 推出 Mavic Air 2,已是少有的航拍大作,但市場反應未算熱烈。也難怪,Mavic Air 2 未能滿足職業飛手的需要,而主流用家不少已被麻煩的飛行限制影響了購買意慾,說潮流已到尾聲其實也不無道理。不過潮流不再,不代表沒產品需求,相反,去蕪存菁後的航拍趣味,變得更精彩明確。
航拍,在香港曾掀起熱潮,DJI、Parrot 等主流產品備受追捧,山寨機多如雨後春筍,早前 DJI 推出 Mavic Air 2,已是少有的航拍大作,但市場反應未算熱烈。也難怪,Mavic Air 2 未能滿足職業飛手的需要,而主流用家不少已被麻煩的飛行限制影響了購買意慾,說潮流已到尾聲其實也不無道理。不過潮流不再,不代表沒產品需求,相反,去蕪存菁後的航拍趣味,變得更精彩明確。
航拍的趣味,在於可帶來平常在水平線看不到的畫面,不過視角(View Angle)的不同,帶來的效果分別其實頗大。45 度的俯瞰效果比較似傳統直昇機上的航拍效果,反而航拍機可輕易把鏡頭垂直,形成鳥瞰,又或者稱為神之視角的拍攝角度,大範圍的細節,濃縮在一小格之內,視覺效果相對獨特和具氣氛,加上拍攝技巧上其實更簡單,垂直鏡頭看到合適畫面已經可以拍攝。
神之視角是鏡頭角度,幾何圖案就是拍攝時的構圖,兩者關係息息相關。有人喜歡河流的曲線,有人喜歡整齊的城市規劃,有人喜歡工業風,有人喜歡農田的鋪排,沒有誰對誰錯,要線條上營造到足夠的張力,就已經很好看。
香港的無人機飛行高度限制是 300 尺(約 90 米),說多不多,飛行高低的拍攝效果,雖然因使用定焦鏡頭,壓縮感的變化不大,但低飛時可以拍攝到樓宇又或者樹木的放射感,高飛則可減少變形,原則上想強調幾何圖形,飛高效果較好,低飛除突出高聳密集的樓宇,其他用途其實不多。
鳥瞰、幾何帶來的美感固然重要,如相片能同時訴說故事就更難能可貴了。畢竟航拍不是紀實攝影,不是走得越近就拍得越好的。要帶出故事,利用畫面的對比,是常見的手法。例如路的左邊是整齊的高樓大廈右邊是墳場,一邊是清澈的海水一邊是工廠的污水,都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一般來說,航拍不太強調光影效果,因為無論鳥瞰還是俯視,以及較高的拍攝距離,都令主體看來是正面受光,就算有影子也不太明顯。其實也有方法的,首先拍攝的背景不能太雜亂,第二是飛行高度不要太高,打主體集中在小範圍,如情況許可,在清晨或黃昏時段拍攝,影子可以拉得更長,效果便更突出了。
說了很多有趣的航拍技巧,好像絕大部份都是作風景拍攝,有沒有人像拍攝的技巧?靜態拍攝的話,可以著人們排成不同的圖案鳥瞰拍攝,如果一個有趣的玩法,是把其他東西排好,自己躺在地上,扮成當開盒的模型。至於動態拍攝,很難一概而論,但個人經驗是不必太複雜,不少航拍機所預設的環繞拍攝、pan 鏡已經很好,反而要留意是運鏡不要太快,也盡量保持人物在焦點區域。當然,主角夠漂亮的話,以上簡化一點也無妨的。
緊貼最新資訊,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。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。